外卖盛行逼死火腿肠“全球猪王”双汇力赌低温肉市场不买账
时间: 2024-02-16 19:42:42 |   作者: leyu全站app

  从2013年开始的全面转型并不顺利,火腿肠为代表的高温肉制品市场增长乏力,而71亿美元跨国收购换取的低温肉制品新品研发技术,却受制于市场的低集中度,目前其市占份额依然低于雨润

  在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下,外卖行业快速的提升,人们在饮食上的生活小习惯以及购物选择发生改变。与外卖行业看似相隔甚远的方便面、“泡面最佳拍档”火腿肠,以及日常消费饮料等其它速食纷纷“躺枪”,销量出现滞涨或下滑,成为此轮消费升级中消费者的“弃儿”。

  因火腿肠产品成名的双汇发展受此波消费升级的影响,自2014年以来业绩慢慢的出现停滞,到2017年上半年,增长乏力的状况仍未得到改变。根据2017年半年报,双汇发展实现营业总收入240.45亿元,同比下降5.81%;实现总利润25.77亿元,同比下降10.75%;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.04亿元,同比下降11.5%。

  双汇发展在半年报中并未披露营收利润均出现下滑的原因,但从数据分析来看,屠宰和肉制品业务双双出现下滑导致公司整体业绩下滑。

  双汇2013年以71亿美元“蛇吞象”买下全球最大的养猪及猪肉生产企业美国史密斯菲尔德,以期通过收购完善猪肉全产业链、提高生猪养殖水平,以及获得对方先进的低温肉制品技术和管理经验。也正是从2013年开始,双汇开始全方面转型。不过,高温肉制品市场接近天花板增长乏力,以及低温肉制品开发没有到达预期,两大难题在4年后仍未得到明显解决。而关于公司未来的发展,企业也未能给外界一个清晰发展规划和实施路径。

  以火腿肠为主的高温肉制品一直是双汇集团的主打产品之一,而近年来全力发展的低温肉制品以及生鲜冻肉(冷鲜肉),也构成双汇集团的主要收入,三者占公司总营收的95%以上。

  1992年双汇集团引进国外生产线生产出第一根“双汇”火腿肠,到2012年双汇牌火腿肠在全国已占有30%的市场,其后依靠成本控制压低产品价格,从竞争对手手中抢夺更多市场占有率,一度占据60%的火腿肠市场,稳居全国第一。

  但由于肉类快消品品类分化,可替代品增加,加之互联网带动外卖行业火爆,消费习惯出现变化,分流了部分消费者。此外,人口红利基本停滞,消费升级明显,低端消费品普遍陷入衰退状态。受上述因素影响,双汇高温肉制品业务自2013年收入连续四年下降,累计降幅约11%。

  2013年至2016年,双汇高温肉制品营业收入分别为157亿元、156.74亿元、142.53亿元和140.44亿元。从公司营收占比来看,高温肉制品已从2010年的34%降至2016年的27%。

  2017年上半年,双汇高温肉制品营业收入达68.22亿元,占上半年营业收入239.97亿元的28%。高温肉制品毛利率则下降2.34个百分点至30.5%。但与公司其它业务相比,这已是毛利率最高的产品。低温肉制品毛利率为29.19%,生鲜冻肉毛利率为0.06%。

  自2012年后,因高温肉制品普遍提价,它的毛利率从10%-15%劲升至30%左右。尽管毛利上升,但年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高温肉制品营业收入却开始逐年下滑,而出现该情况的原因之一即是销量的萎缩。

  消费习惯改变和消费升级的同时,双汇集团却并未及时做出产品调整和升级,步伐缓慢导致产品被消费者淘汰。根据双汇年报数据估算,2001年其火腿肠出厂单价为10.3元/kg,2013年出场单价约为11.9元/kg,12年间年复合增长率为1.2%,远低于同期CPI增长速度。

  与高温肉制品占比降低相反,该集团生鲜冻肉的营收占比在慢慢地提高。2010年生鲜冻肉占营收比重为35%,到2012年比例开始大幅度上升,2016年生鲜冻肉占营收比已升至61%。2013年至2016年,双汇屠宰生猪分别为1331万头、1501万头、1239万头和1235万头。2017年上半年仍维持在这一占比,实现145.67亿元营业收入,同比下降7.15%。

  屠宰业务为双汇集团贡献了绝大多数的收入,但6.65%的毛利率很难带来利润增量。从营业利润率看,屠宰业务一季度和二季度分别为1.55%和2.07%。

  相关分析认为,双汇屠宰业务本身,并没有特别的竞争力,其低成本优势的来源,在于屠宰与高温肉制品的协同模式。目前高温肉制品市场已近天花板,单独靠屠宰打开局面困难较大。

  随着消费水平提升,更加美味营养的低温肉制品需求迅速增长。和其它发达国家肉制品市场发展的新趋势类似,中国也在从高温肉制品向低温肉制品转变。为应对这种趋势,从2010年开始,双汇就开始了一系列布局,急剧扩张低温肉制品的产量。2013年5月,双汇以71亿美元收购世界最大的猪肉食品企业史密斯菲尔德,其中一个重要原因,即希望能获取先进的低温肉制品技术。

  2014年双汇发展曾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,新的花钱的那群人已经悄然兴起,公司将顺应这种潮流,在稳固高温肉制品的同时,全力发展目前占比仍非常低的低温肉制品,开发大低温,突破大城市,提升肉制品销售规模。

  2016年,公司在市场上大力推广低温肉制品,包括史密斯菲尔德的美式肉制品,比如弗吉尼亚口味火腿,以及结合中式口味推出双汇狮子头、港式叉烧,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。

  年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2016年,公司低温肉制品实现收入85.33亿元,同比微增1.76%。2013-2015年,公司低温肉制品收入逐年下滑,分别为95.24亿元、94.45亿元和83.86亿元。2013年到2016年,四年间下降10%。从营收占比来看,低温肉制品2010年占营收比为24.5%,但到2016年该占比下滑至16.5%。

  根据2017年半年报,期内公司低温肉制品完成营业收入41.09亿元,同比提升0.06%,但毛利率下滑2.47个百分点至29.19%。净利润水平就更低—根本原因是低温肉制品产能利用不足,尚未形成规模效应。

  双汇想要在该领域迅速实现规模化也并非易事。目前,该领域竞争很激烈,尚未出现行业绝对龙头。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《2017-2022年中国低温肉制品行业市场调研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》数据,2015年,中国低温肉制品市场中,前三名雨润、双汇、金锣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2.68%、12.20%和11.37%,三者间非常接近。此外,还有一些小品牌,比如喜旺、得利斯、育青、荷美尔、天福号、家佳康和旺润等,市场集中度并不高。

  业内人士分析称,要想迅速占领更大的市场占有率,双汇还需要在营销推广上下功夫。2016年,双汇广告开支2.84亿元,占收入比0.55%,而其国外同行、全球肉制品加工巨头荷美尔2016财年广告投入13.6亿元,占收入比为2.14%。在消费的人互动以及新媒体方面,双汇并未有出彩表现。而在电商方面公司开展的试验,尚且还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。

最新新闻

外卖盛行逼死火腿肠“全球猪王”双汇力赌低温肉市场不买账

2024-02-16

从2013年开始的全面转型并不顺利,火腿肠为代表的高温肉制品市场增长乏力,而71亿美元跨国收购换...

2023年猪肉制品未来发展的新趋势预测

2024-02-16

据产业调研网发布的肉制品行业现状调研与发展的新趋势预测报告(2023-2029年)显示,国内肉制...